首页 > 历史军事 > 赵匡胤传奇 > 第九十六回:杜太后遗语误儿孙 …

第九十六回:杜太后遗语误儿孙 …(1/2)

目录
好书推荐: 总裁大人请自重 都是失忆惹的祸 无限角斗士 斗医 妈咪快跑:爹地化身狼 魔教千金玩转古代 截教小妖 叱咤篮坛 契约30天:总裁的地下情人 风雨等待

上回说到太后问到:“你知道……你这江山……你这皇帝宝座……是怎么得来的吗?”太祖听了,十分反感,心中想到,要答两段话,都是不便说出口的,正思忖间,太后却发急了,追问道:“你……怎么连这句话都答不出来了?”

太祖无奈,只好答道:“这都是有赖祖宗的德荫,母后的福泽得来的。( )”

“胡说!”太后有气无力地说:“你是从柴荣遗下的孤儿寡妇手里夺来的。”

太后此话一出,在场的人听了都大吃一惊。这话说的是实话,但是说不得的啊,谁说了都要杀头,甚至是灭门之罪的。但现在是太后说,皇帝听,她是跟皇帝对话,谁敢去计较?

但是,皇后、王子、皇孙们,除了德昭、德芳两个小孩不太懂事之外,其他人听了都震惊。但谁也不敢开口。

皇帝听了,满腹疑云:“这老太太看来是病入膏肓了,说出这等话来。这话能说的吗?倘使这话出自他人之口,这可是灭门之罪的呢……”。正想着,太后又继续说道:“……郭威一族被刘承?杀绝了,凋残零落,枝干全无,就把这位子给柴荣了……”

喘过一口气,又说:“……这柴荣也是无枝无干,光棍一条的,跟你拜了把,才算是有了个兄弟……他不相信郭威家的人,怕他们争他的位,他宁肯相信你……把大权交了给你……可是,这柴荣也是薄福之人,年纪青青的也死了……丢下孤儿寡妇的,就让你捡了个便宜……你可千万不能亏待她们……”

太祖听了,太后说的原来是这个,便忙说:“太后放心,朕是绝不会亏待她们的。朕在太庙寝殿建了一间密室,密室之内竖一石碑,石碑之上刻着三条誓词,告诫咱们赵家的后人也不得亏待柴家后人,如有违此誓者,必遭天谴,不得善终。”

太后道:“这就对了,违背良心做事,老天爷要报应的……”喘息了一阵,太后又说:“哀家还有更重要的话要说……”

太祖说:“太后别急,但有训示,尽可慢慢说来。”

太后道:“……哀家要说的是:人生寿夭穷通,极难预料。就如柴世宗般的,蓦地撒手尘寰,身边并无手足至亲,故而连江山都丢了……汝兄弟在旁,应以此为鉴戒,你应当重用他们,莫使大权落入他人之手……我把赵书记也请来了。”说罢,往四下里看看,不见赵普,便问:“赵普呢?他不是来了的吗?”

赵普正呆在门外,听得叫唤,忙答应道:“赵普在此。太后有何训示?”

太后向太祖道:“赵书记才能超人,对咱家忠心耿耿,就如自家人般的,也应当于以重用。”

“是的。朕一直在重用他的,如今已在朝中任兵部侍郎兼枢密副使之职,协办朝廷政务。”太祖答道。

太后接着说:“……这就是了……哀家还有一句话要说的,他日我儿一但偶遭不测,宁可把大位先交付与年长的兄弟,莫让幼儿掌管,免使外人乘隙而入,夺去我家江山……”说到这里,喘咳不止,咳了好一大阵,忽地一口气接不上,两眼一翻,昏死过去,众人忙命御医,几个御医忙乱了半天,终究回天乏术,仍是驾赴瑶池去了。( )

正是:阎王注定三更死,岂能留到五更天?

太后死了,依例是举哀发丧,诏告天下,合葬于宣祖弘殷的安陵。

太后虽然死了,但她临终前说的一段话却让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刻骨铭心。

第一个把这段话往心上装的人是赵匡胤。

赵匡胤心里想:“这老太太真是病得糊里糊涂了,人们常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怎么她临死之前却说出这等恶言毒咒?寡人有甚么‘偶遭不测’之可能?为甚么要‘把大位先交付与年长的兄弟,莫让幼儿掌管’?这不分明是呓语吗?德昭今年十一岁,假使寡人十年之后寿终正寝,德昭已经是二十一岁的成年汉子了,怎地还不能执掌大位?假设寡人二十年之后寿终正寝,德昭更已是三十一岁的大汉了,怎么不能执掌大位?她怎么能说出个‘莫让幼儿掌管’的废话来?幸亏这话是她老人家说的,若是出自旁人之口,就算他有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就这段话,赵匡胤足足记恨了一辈子。但是,‘天子以孝治天下’,把这个恨记在心里是可以的,口里不要说出来就是了。不过,他也没料到,她的这段话葬送了他后半生。

第二个把这段话往心上装的人是赵光义。

赵光义心里想:“呵!老娘说的真带劲。这个皇帝老大做了让我做……这话真中听。可惜,如今她死了。如果她不死,她开口叫老大把这皇帝让给我做做,哪可是快意人生的事呢。”

不过,想是这么想,说可是说不得的,谁说了都要惹来杀身之祸的,只有她才敢说。可惜她死了。不过,她的话影响了他一辈子。

老太太的这段话究竟说过没有?是怎样说的?是不是这样说的?这可是给历史留下一个迷团。

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宋史》里说,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前,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所以你将来千万别把大位传给小孩子,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福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预盟”,也就是赵光义所谓“兄终弟及”的合法根据。也是堂堂正正写在“正史”上的记载。

但是,这段写在“正史”上的记载却没有几个人相信。因为有很多不堪一驳的疑点令人不相信。

第一个疑点:关于《太祖实录》中的“金匮预盟”。

在初版的《太祖实录》中是没有“金匮预盟”记载的。《实录》是皇帝的“起居注”,是记录皇帝每天生活起居中比较重大的事情,是有专职官员负责记录的。像“太后临终”,遗嘱“兄终弟及”这么重大的事情,专职负责记录的官员不可能不立即记录在案,绝不可能二十年后,由于赵普“密奏”才跑出这份“金匮预盟”来。

赵光义即位后,亲自主持编修《太祖实录》,并三次修改了其中一些内容。费这么大的劲去关心一位死去的皇帝的“起居注”,初版的《太祖实录》没有“金匮预盟”,第二次编修的新录中才出现“金匮预盟”,这分明是后来赵匡义从中做了手脚。

第二个疑点:《宋史》对赵匡胤之死的记载,漏洞百出,矛盾重重。

原文是:“癸丑,帝崩于万岁殿,时夜四鼓,皇后使王继恩出,召贵州防御使德芳,继恩以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左押衙荥泽程德元坐于府门,叩门,与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久不出。继恩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矣。’时大雪,遂与王雪中步至宫。继恩止王于直庐,曰:‘王姑待此,继恩当先入言之。’德元曰:‘便应直前,何待之有!’乃与王俱进至寝殿。后闻继恩至,问曰:‘德芳来邪?’继恩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勿忧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牧童到战神 三国:挟持曹操,复兴汉室 实体穿越新世界:艰难创业终成皇 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帝梦未央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我的新列强 三国:重生三国之汉末争霸!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