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宗华 > 第七十三章玉京时代二

第七十三章玉京时代二(1/2)

目录
好书推荐: 假如我有读心术 重生之世子宠妻记 建造狂魔 军团之怒 笑踏江湖 快穿之虐渣攻略 九川帝尊 仗剑皇子闯天涯 水浒浮世录 轻熟竞技场

恒帝二十九岁登基,自然对这场大规模编书运动有切身体会。从小就耳濡目染,也大量阅读,最开始也对这种文化盛世感到震动惊讶,但在读书中,在田野间的实际了解中,恒帝凭借穿越前的现代观念以及三世为人的独特看待事物的方法。

逐渐看到了这种盛世背后的那种令人恐惧的沉默与死寂――宗华文明正在衰亡!

这是恒帝的结论。

首先是最基本的农业方面,所有农具都还华昊时期那个样子,一成不变,只是青铜代替了一部分木制,石制农具,用畜力代替人力也是华昊时期的创新,之所以有人口的增涨也只是砍伐树木,开拓荒地,对土地开发面积的扩大,亩产的提高是因为水利设施。

在一开始宗华的农业技术就被华昊拔高到很高位置,没有一点渐进的过程,之后农业技术的提升也只是熟练度的提升,而不是农业技术的提升。一开始就得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技术,能够解决当下问题,并视为理所当然,还会有精力去钻研新技术吗?

这也导致宗华总体人口增涨极其缓慢,而到一定界限,经历一场战争,又立刻减少,再缓慢增涨,这一增一减的时间期限在大部分时间拉得很长,只有宗季执政期是例外。

所以台帝多次用兵,又加滥用民力,一次大败,一百年都恢复不了人口,刚有点恢复又是大乱,所以才几百年都阻止不了各路诸轮番攻进畿内,这是几百年动乱不休的最大因素――短时间内至少五十年无法恢复人力。

即然土地面积难以以当前技术再涨,亩产也不再涨,就改变管理制度,比如宗季将与平民最接近的士族提上来,由于他们的土地少,领民少,要想在不压榨的情况增加粮食,只有从耕牛,水利,分发青铜农具方面节省人力,而种更多地入手。

但宗季的政季效果有限,对整体宗华人口只是杯水车薪。

再看宗华的地缘政治,天子和九华族占据了盆地,建立起富庶的物质文明,盆地四周山地中的狩猎采集部落,受此影响也进入农业社会。

他们也会对比,向内是比自己富裕百倍的宗华各氏,向外是比自己还野蛮的蛮人,于是八方的注意力焦点全部对内,并观察着,找寻着一有机会就入侵吞并邻近氏族。

而宗华也对四面山地中的八方大多数时间是无能为力的,只能被动。八方贫穷但不易攻打,宗华富庶只能靠城池来保护财产,而没有任何地理优势。

八方虽然接受了宗华的文化,但不代表就对财富不感兴趣,宗华各氏族还时常为争地而战呢。

盆地内的氏族长期受到盆地外八方的压力,只能保持自身的稳定,于是双方将力量互耗了上千年了。

八方只想夺得一块盆地内已经开发的土地,而懒得开发新地。

盆地内各氏族又无力冲出八方的阻挠,于是便想宗华的土地是最好的,八方次要,而八方之外尽是蛮族,种不出粮食,正是蛮族居住的土地种不出粮食所以贫困。

还产生出一种土地决定地论,就是宗华土地最好,能种粮食,在上面生存的人才能创造文明。

八方土地次要,能种粮食但产量小,不能自发创造文明,只能学习借鉴宗华各氏族。

蛮族的土地最差,不能种粮,更不可能产生文明,蛮族在这些土地上和动物没有区别。

这套理论的核心就是三种人各居其地,如果其中一种人到不该他居住的地方,他的特质就会发生变化。

以攀方捕捉的蛮人为例,在原本的居住地如动物般活着,杂居,暴力,粗鲁,而在攀方劳作多年后温顺了许多,而送进畿内的蛮人的下一代已经和畿内出生长大的平民小孩没什么两样了。

于是宗华的观察家认定这种蛮人的特质被土地改变了,可以视做宗华人了,虽然还是奴隶,但也是“半个人”了,而不是动物了。

又得出结论,如果聪明智慧的宗华人到了蛮族的土地,其特质也被土地同化如同蛮人到宗华被同化,变成脑袋空空的蛮人了。

这套理论相当有说服力,于是宗华人再也不对外面的世界抱有任何兴趣,甚至敬而远之,竟还对阻挡了蛮人的八方抱有好感了。而八方也信这套理论,并对中心盆地更感兴趣,因为他们也想改变自己的特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君陌种田记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牧童到战神 三国:挟持曹操,复兴汉室 实体穿越新世界:艰难创业终成皇 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帝梦未央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